默认冷灰
24号文字
方正启体

第64章 挖山造龙脉

作者:小非同学字数:2782更新时间:2021-06-05 03:09:30
  既然是供奉燕赤霞的道观,那就得围绕燕赤霞开展主题。
  《阴阳史记》记载,燕赤霞没入道之前,曾是一个判官。
  他的府邸,名为“燕王府”。
  道观改成“燕王观”,有点不大合适。
  燕王观等于阎王观。
  我先前说过,牌匾也是风水的重要之一。
  先前的荔湾广场,因为写字人的原因,被大部分人看成荔湾尸场。
  所以,燕王观不可取。
  谈起荔湾广场,我又想到纯阳观。
  吕洞宾,道号纯阳真人。法器纯阳剑。
  那我可以从燕赤霞的道号和法器来套名字。
  不过燕赤霞这么多年,一直以真名行走江湖。
  至于法器的话……
  轩辕神剑、炼妖壶、崆峒印。
  不过目前来看,只有轩辕剑还尚存。
  所以,道观取名为……
  轩辕观。
  炼妖观不合适。崆峒观撞名了,据我了解,现在依旧有个隐藏门派,叫做崆峒派。
  崆峒印就是出自于崆峒派。
  至于为什么会落到燕赤霞手中,现在却又消失,这就不得而知。
  规划图、道观名、已经定好。
  那么,接下来就是风水大事。
  这是重点。
  这不仅仅关乎到道观,附近的镇也有很大的关系。
  我特别重点风水。得对得起我的身份。
  千山万山,最美灵山。
  千难万难,道观无难。
  放眼望去附近的高山环境,曾今燕北堂住过的山上,树木丛生,说明阳气充足。
  说实话,这还得感谢兰若寺。
  要不是有兰若寺镇压在此地,导致邪祟不敢在这个地方乱来。
  轩辕观如果成立,必定香火不断,长盛不衰。
  台风至此,转弯折向。
  暴雨到此,转身离开。
  冬暖夏凉,四季常青。
  此乃养生修道绝佳之地!
  龙脉虽毁,但可以造就龙脉。
  众人皆知愚公移山,但不知愚公移的是龙脉。
  古云:龙以脉为主,穴以向为尊,向以水而定,水绕砂而行。
  道观的西北方,被一座山挡着。
  这座山并不是很大,完全属于多余。
  所以,西北方的这座山,必须挖掉,让道观面朝西北方。
  挖通西北方,则是打通龙脉的走向。
  这样一来。山龙来自西北,与其它大龙脉同根同向,屈伸起伏,雄伟有力,拖带绵长,活龙显现,无限壮观。
  来龙有劲,龙脉必然有力。
  此龙脉遇水则止,山的另一头有河水,见水而停。
  龙脉停,则结佳穴。
  龙脉被挖掘出来,从西方延绵。
  亥字过峡入首。转壬字开帐,成八字形。
  形似妇女分开双腿待产。
  风水有云:龙不开账无佳穴。
  如此打开帐,必有佳穴。
  而且他的靠山层层叠叠十几峰。
  所谓,靠山级级高,辈辈称英豪。
  当然,坐向也有讲究。
  寻龙、点穴、辩砂、识水都是为立向做服务。
  立向必须依龙势,依水势而定。
  《水龙经》有云:千里江山一向间。
  道观坐落“开帐”之内,龙头之下,坐壬向丙,与来龙走势相配,与向前之水相匹。
  亥阴来龙,坐壬阳山。
  道家真言:阳来龙结阴掠。阴来龙结阳掠。
  此乃阴阳相配的理念。
  既得来龙之脉,又不与皇家的子午向争权。
  另外,道观左右两山罩着,形成龙虎内抱。
  来龙过峡开帐后,形成左青龙,右白虎格局,两翼对称内抱、收气、护主。
  风水一旦打开,若是站在道观高处。往南远望,雾气中可见河中友善。
  把山势布置好,那水势自然形成。
  在道观前面,整一个水池。
  水池必须搞成圆形,这样一来,可以使龙脉收而不散。
  龙脉聚则福份缘,水不沽则福不止。
  总之,道观的龙、穴、砂、水、向,均被我打造成为风水宝地。
  有钱能使鬼推磨。
  有钱更能造龙脉。
  我把动工图纸画出,交给施工方。
  重金的诱惑下,施工方也很爽快。
  铸造燕赤霞金身,移平小山。挖地基……各自分工,一个月的时间,已经完成了百分之七十。
  为了避免有人偷工减料,影响道观的细节风水。我亲自监督。
  两个半月后,轩辕观正式建立完成。
  先前供奉的慈航道人,现在变成捉妖宗师燕赤霞。
  慈航大殿改成镇邪大殿。
  超度楼不变,但里面供奉的神仙是观音菩萨。
  完工这天。并没有请来其它门派,无需动太大的阵势。
  纯阳观有纯阳八卦剑当镇观之宝。
  那轩辕观,自然是用轩辕剑当镇馆之宝。
  这样才对得起燕赤霞。
  为了让轩辕观得到更好影响力,花了点小钱,做推广活动。
  开观这天,很多人前来供奉,香火弥漫整个道观。
  “您好,请问道观观主是谁?”一个面善的阿姨走过来询问。
  宋年让开一条路,阿姨的眼光看着我。
  她正想开口说话,但我也往旁边挪了个位置。
  身后,站着的是燕北堂。
  燕北堂除了换了一身掌门才配穿的红色道袍,他这一身山羊胡,道士丸子头都没变。
  “道长,能否给我算一卦?”阿姨礼貌的问道。
  燕北堂怔了一下,随即保持笑容:“这边请!”
  燕北堂带着阿姨前往大殿求签。
  看来,我所做的事情。都是值得的。
  也许父亲当年也盼望燕北堂重振燕赤霞的血脉,在我的帮助下,终究成功。
  本来燕北堂想让我留下,把道观掌门位置赠与我。
  我并未接受。
  首先我是王氏风水师,跟燕氏捉妖没有任何瓜葛。
  虽说建设道观我出了很大的力,但我还是希望燕北堂继承他祖师爷的衣钵。
  这是传承,而不是义务。
  宋年花五百万,帮忙建设道观。笑的比谁都开心。
  在有钱人的眼里,认识高人好过认识有钱人。
  “请问这里是轩辕观吗?”
  身后,一个陌生人捧着花篮前来祝贺。
  但他故意用花篮挡着自己的脸,但我依旧认出他是谁。
  “没人通知你,你怎么知道道观开设?”我笑道。
  陌生人把花篮放下,露出他的帅气脸庞。
  知秋一叶。
  依旧扎着丸子头,不过他却换了一身简朴的青色道袍。
  “这位道长是……”
  宋年见到道士双眼就放光,很明显他想跟知秋一叶交朋友。
  “昆仑山术士,知秋一叶。”我解释道。
  “哇!幸会幸会,您好道长,我是……”宋年说着把名片递给知秋一叶。
  知秋一叶看了一眼名片,但没有接手。
  “哼!”知秋一叶不屑一笑:“不用给我这些东西,你看我这身行头,装得下你这张价值连城的名片吗?”
  宋年好歹也是一名富豪开发商,结果却被知秋一叶藐视。
  场面有些尴尬,我不得不打岔缓解气氛。
  “宋老板,不好意思,他这人性格比较特殊,不过是个有本事的人。”
  之所以说出这句话,是因为不想让宋年感到自己受到冷漠。
  强调知秋一叶有本事,也是为了让宋年对知秋一叶有好奇心。
  “嗯……你们聊,我到处转转。”
  宋年知道自己不合适出现在此地,于是找个理由脱身离开。
  宋年消失在我视线,我递给知秋一叶一根烟。
  “知秋道友,你说话有点过激了,人家宋年花五百万打造这个道观。在商业圈也是个大佬,你多多少少也得给他点面子,给人家一个台阶下来嘛。”
  知秋一叶无奈的耸了耸肩,点燃烟背靠石柱抽着。
  他凝望着轩辕观牌匾,脸上的笑容让人捉摸不透。
  “如果燕赤霞还在世的话,看到这样的场景应该很欣慰吧。”
  “那当然。”我附和知秋一叶的话。
  知秋一叶把眼光放在我身上,笑道:“想不想见你爸?”
  “嗯?”我一脸疑惑的看着他。
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